美聯社孟買日前電訊報導:印度邇來糧價大漲,引發民怨,5月初已爆發了多起抗議,陸空交通受到影響。當地糧政官員估計,印度現在有8000萬到2億人,每天晚上得饑著肚子睡覺。印度是從經濟海嘯復甦亞洲的先驅國家之一,屬於「金磚4國」中的佼佼者,尤其令人矚目的是該國向有糧產大國的稱號,列名稻米輸出國榜上歷有年所。在2008年油糧價飆升期間,雖受到若干影響,但尚能度過。到今年初氣候久旱,食品通膨趨於相當嚴重,印度當局還有應能應付的表示。殊不料轉瞬間竟有大量國民餓肚入眠情事,令外界深為感慨且受到相當震撼。「民以食為天」,所有國家都宜以此為政策參考,糧農生產者 、經營者也不宜輕忽了問題。
這波印度缺糧,從數據看是相當嚴重的,外電說,反應在糧價上,目前市售比去 (2009)年12月暴增了近22%,創下17年新高。小麥價比1年前漲約14%,米、馬鈴薯、洋蔥,則更是2年前的2倍貴。試想,2年來全世界有幾人所得多了兩番的,平日所得就在起碼生活水準邊緣的印度普羅大眾,有以億計要餓肚入眠,就不足為奇了。和人民直接接觸的印度糧官,心所謂危的感嘆是「時局好的時候都有一堆人吃不飽了,何況現在?」等著能飽食後去睡覺的印度百姓,處境真的悲慘。
糧食供應的升沉起伏,歷來是有脈絡可尋的,1970年代的一波缺糧壓力,也曾造成糧價飆漲現象,全球陷入糧食生產不足的憂慮。相關情勢促成開發中國家全力投資於農業,加上農產技術多有突破;如培育出高產農作物品種、開發抗病力強的種籽、吸引專家投入水稻等穀類改良等。這項由農學家波勞(Norman Borlaug)領導的「綠色革命」,使開發中國家免於全球性飢荒,可能挽救多達10億人的性命,並為波勞贏得1970年的諾貝爾和平獎。當時受惠最多的印度,1960年代後期到1980年代中期,穀類生產逾倍。不過,糧食產量充沛的負面作用,是移轉了產業焦點,造成農業再度欠缺資源和新投資。1979年時,全球有18%發展援助投注在農業上,到2004年,這項比率降到3.5%。糧食足、價格低 ,使糧食生產失去地位,種下悲劇種籽。
近年輕忽農業生產,造成糧食供應失衡,也埋下未來的危機。「綠色革命」期間,印度農作收成通常每年成長4%到6%,但1980年代末期,年增率降到2%左右。但同一時期,糧食需求卻又強勁增長,除了人口變多,高成長中的印度肉類需求上升。以往供人類食用、產量也逐年下移的穀類,卻要移為牲畜飼料;另土地和資源相當部分轉為生產生質燃料,使糧食供應不足,有如雪上加霜。糧農組織的官員說,現階段穀類庫存已降到了1970年代中期以來最低水準,是人謀不臧增添民食失衡的嚴重性。
稻米大國印度的糧食供應窘境,2009年就有了明顯徵兆。當時遭逢到37年來僅見的雨季乾旱,使印度20餘年來首度淪為稻米淨輸入國,也造成播種的稻米產量降約18%。而正當世界過度氾濫的資金於炒房、炒能源之後,選擇糧食做為另一個炒作重要對象,且有一發不可收拾的時候。金融海嘯的威勢席捲全球,適時緩和了炒油炒糧的行為,讓印度缺糧問題得以喘一口氣。但是到全球經濟復甦的步伐啟動,投機者當然不會讓資金閒置,糧價大幅波動必難免,如何承受考驗,無疑是應置於最優先處理的議題。
印度總理辛格去年8月在一次政策性演講時,曾呼籲展開「另一波綠色革命」,也指出改革的路途漫長。果然綠色革命是遠水不能救近火,飆漲的糧價,眾多吃不飽的百姓,遮蓋了印度在全球經濟復甦中的若干表現。這段故事更成為現實的教訓,施政宜有高瞻遠矚的策略,不容有任何偏差;而印度的情況,也值得周邊產糧國家,加以警惕。
【2010/05/14 泰國世界日報】
甘地於1930年發表的著名演說,令觀眾的思緒瞬間切換到一個紛亂的大時代。那年,甘地採取「不合作運動」(Non-Cooperation Movement),率眾徒步苦行400公里,控訴英國政府徵收鹽稅的剝削制度。甘地的舉動讓印度百姓覺醒,起而反抗殖民政府。
對社會底層人民而言,生存是一場場被忽略的每日戰鬥。諷刺的是,當多數印度人皆存活在極度惡劣條件下─最大城市孟買有60%的人住在貧民窟,平均數千住戶只有一間廁所,且有超過50%的人每日生活費低於1美元。
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主國家,能在貧困落後的第三世界實行民主體制超過60年,堪稱奇蹟。然而難堪的是,千百年來主宰印度社會的「種姓制度」(Caste System),雖已在脫離英國獨立建國後廢除,但遺害仍深,是民主社會的一大反諷。加上獨立後因仇視殖民宗主國所衍生的反歐美情緒,印度真正擁抱西方世界、進行經濟改革,不過是最近20年的事。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