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 特派記者王文玲╱首爾十八日電 | 聯合新聞網 – 2012年12月19日 上午3:20
南韓總統這次大選,北韓議題out,福利民生問題in;華僑協會副會長王文榮說,南韓大企業讓中小企業很難生存,民眾最關心的是政府怎麼拉近貧富差距。
國家安保戰略研究所研究員朴柄光說,這次大選,韓國社會兩極化大;五年前總統大選熱門議題是北韓政策,今年大家關心的是民生福利經濟,也就是經濟民主化的問題。他認為,社會福利制度需要改善,現在正是關鍵時刻。
學者則形容,南韓政府形同被財閥綁架,創造的經濟成績,是南韓的驕傲,但也是心頭之痛。
觀察這次韓國大選,經濟民主化、縮短貧富差距,讓財富向平民百姓傾斜,提高就業機會、解決家庭負債,成了每位候選人不得不重視的論題。
在釜山教書的教授林錫俊對財閥影響民生的情形感觸良多。
他指著所在的咖啡店,搖搖手中的咖啡杯說,從咖啡店到賣民生用品的小店,都被財閥「包了」;財閥的營運雖然有效率,但中小企業卻難以競爭生存,貧富差距愈來愈大。他從廿歲學生的臉上看到挫折。
六十二歲的王文榮指出,南韓百姓沒有地方賺錢,大公司會逼退四十多歲員工,提前退休的人,只好轉成非正職工;但大企業什麼錢都賺,現代汽車也做貨運,三星、樂天也開麵包店,巷子裡的小麵包店都生存不下去了,老百姓真的很苦。
朴槿惠宣布參選那天,就以實現經濟民主化、創造就業崗位和建立韓國式福利制度,當作實現國民幸福的三大核心課題;要設立十八兆韓元的國民幸福基金,逐步解決將近千兆的家庭負債。文在寅強調,要改善財閥的支配結構,杜絕變相的贈與,還說要向富有階層增稅。
但有學者認為朴槿惠對限制相互持股、制定法規等,都略而不論,懷疑她只是為了競選說說而已,還是會維護大財團;而執政黨在國會居多數,文在寅如果當選,政策能否落實,也有疑問。
「當然要縮短貧富差距,但我看很難達到。韓國已經蔓延政經一致。我認為此環境之下,很難解決。」住在釜山做生意、四十多歲做生意的金太太這麼說。
男尊女卑工資差4成 OL期待女總統 扭轉乾坤
中國時報【謝錦芳、仇佩芬╱首爾報導】
韓國第十八屆總統大選今日舉行投票,強人之女朴槿惠若勝出,將成為韓國最有權力的女人。韓國傳統上男尊女卑的觀念濃厚,許多高學歷的女性,一旦結婚生子,多半選擇回家扮演賢妻良母。多位職業婦女均表示,朴槿惠當選後,有助於政府機關或國會女性席次的提升。
據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(OECD)統計,韓國男女工資差距達三成九,高居OECD成員國之冠;十年來,韓國女性薪水遠低於男性的差距沒有太大改善。世界經濟論壇(WEF)比較一四四個國家男女性別差距,韓國竟落後沙烏地阿拉伯,排名第一○八,屬後段班。
現居亞洲第四大經濟體的南韓,在今年「世界經濟論壇」全球一百三十五國兩性平權評比中,排名第一百零八名,只比大多數的伊斯蘭國家好一點,甚至不如蘇利南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。南韓受儒家思想影響,認為女人應該順從丈夫,女性在政界和商界發展向來受「玻璃天花板」阻礙,國會女議員僅佔十五%,一千五百大民間企業經理級以上職位,只有十二%女性,女性薪資比男性低將近四十%,是「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(OECD)」國家中落差最大的。
原本從事口譯,結婚後有一個小孩的李芮說,儘管自己擁有碩士學歷,但為了照顧小孩,決定辭職當家庭主婦。她的許多同學也做了同樣選擇。等到孩子大一點再想回到職場,薪水已不如同齡的男性,再加上男性通常擔任主管,因此,男女的薪資差距一直很大。
韓國是男性主導的社會,據OECD調查,韓國男性很少做家事,平均每天用在煮飯、打掃與照顧小孩的時間只有四十五分,在已開發國家中排名墊底,OECD成員國男性平均做家事時間為一三一分鐘,比韓國男性高出一倍以上。
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,加上女性向銀行貸款不易,韓國女性創業家始終是少數。擔任房地產鑑價公司負責人的牟淑賢說,韓國如果出現女總統,應該可以鼓勵更多年輕女性進入政府部門工作;女性領導人可以帶來安定,做事比較細膩,因此她期待有一位女總統。